集团成员

莘庄百年钩针技艺面临失传

时间: 2024-09-01 23:38:07 |   作者: Kaiyu体育官网app注册入口

  一根小小的钩针、一条普通的棉线,通过长短针、钩拉、缠绕等技法,就能编织出毛衣、连衣裙、披肩、手套等数十种花型多变、式样繁复的服饰;如果再配合布艺、蕾丝、晶片等现代服饰材料,还能编织出各种时尚的晚会礼服、旗袍和婚纱礼服、装饰画——这就是市级非遗项目莘庄钩针编结技艺。早报记者昨日获悉,这项技艺将在今年申报国家非遗项目。

  钩针编结技艺主要流传在闵行的莘庄等乡镇,至今已经传承了100多年,上世纪80年代最辉煌时期曾有多达13万人靠此谋生。但遗憾的是,现在仅剩下百余人会这门技艺,且多数已是高龄老人,传统的莘庄钩针编结技艺面临失传境地。

  用钩针编结花边,是闵行莘庄等部分乡镇妇女独具的抽纱编结手工技艺,俗称“结花边”。因编结工具仅凭一根钩针,人称“小扎钩”。

  “手工编结业曾经是继手工棉纺织业之后又一项地方产业,涉及家家户户,影响了近百年来本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民风民俗。”上海非遗保护专家张乃清如此评价钩针编结。

  “小扎钩”的发源地,是徐家汇圣母院。据《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志》、《上海县志》等记载: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法国天主教修女携带花边样品来到中国,在徐家汇圣母院内向女教徒传授编结技艺。此后随着沪杭铁路开通,从徐家汇到莘庄只有4站路,圣母堂的影响力也随之扩散到了莘庄镇南张天主堂,编结手艺也传到了这里。

  据钩针编结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金龙华回忆,小时候每个礼拜天她都会开开心心地带着家里准备的白煮蛋,等着奶奶、妈妈去南张天主堂。在那里,修女会向信徒教授钩花的技艺。

  1924年,莘庄镇上出现专事门市收购及串乡上门收购花边的花边号。受其影响,周边地区布庄也兼营花边业务,经洋行出口。钩针编结产业随之不断扩散,至上世纪30年代末,上海县地区专事编结者达5000人。

  1954年,莘庄、七宝、梅陇、颛桥等地有花边行12家,外发加工人员7000多人。至上世纪80年代最盛时,上海县艺品厂内外有13万人从事钩针编结生产。据史料记载,到1984年,莘庄花边厂已为国家创汇300余万元。

  钩针编结不仅影响了莘庄等乡镇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彻底改变了每一位编结人的生活,甚至带来了妇女社会地位的转变。

  “贫苦之户,赖以宽裕者数千家”。张乃清和记者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看一家人兴旺不兴旺,主要看这家人的女儿多不多,生五个儿子不如生一个会钩针的女儿。其时,一名妇女一年的编结收入往往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能够使得全家生活变得更富裕。镇上居民也大多将编结收入作为相对可靠的经济来源,赖以解决一家人基本的温饱问题。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随身一只结花篮,忙里偷闲钩起来”慢慢的变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白天的田地里,开会的会场里,晚上的路灯下,妇女们的生活似乎离不开这根“小扎钩”。金龙华笑着回忆:“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又累又开心,因为钩下去钱就进来了。”

  经济地位的提升也带来了妇女社会地位的转变。既然“生个女儿多根针”,娘家自然主张婚后也把女儿留在自己家中,做“坐家囡”。即使在解放前,当地女子对自身的婚姻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另外,当地男人为了让家中的女人们安心编结,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还要腾出时间帮忙整理结线、成品整形,成为名副其实的“好男人”。

  上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几代人的“小扎钩”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变好,从事辛苦钩针编结活动的人慢慢地少。”张乃清回忆,闵行莘庄等地民风也随之而变,广场舞、搓麻将等娱乐活动取代了当年简陋的路灯下那跳跃的“小扎钩”。

  幸运的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开展又将“小扎钩”带回了人们的视野。2004年初,莘庄镇党委、政府在区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工作小组,搜集整理文字、图片、档案等有关的资料,寻访编结高手。钩针编结技艺非遗传人金龙华就是这一个时候进入他们的视野。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钩针编结技艺成功申报上海市级非遗,金龙华也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金龙华的母亲是莘庄地区第一代掌握并传授钩针编结技艺的人,她自己也从事钩针编结50多年,几乎从未间断。

  谈起对小扎钩的感情,金龙华感慨:“我不是没想过放弃,也想着和人家一样出去玩,可毕竟与钩针打了一辈子交道,真是有感情了,只有做这个事情才觉得起劲。”

  金龙华还通过走访民间老艺人,寻访遗落的花型和针法,“我拜访了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总结并创新出了52种针法,并整理了这些针法的符号、花名、用法、俗称,市面上教材只有20多种针法,年轻的编结者对于很多过去的针法都不知道了,比如绕籽针法,就是钩出来的东西像一粒籽一样的。”

  除了搜集、整理工作,金龙华还对钩针编结进行创新。仅凭一根钩针,金龙华不仅能编织出毛衣、连衣裙、披肩、手套等各式各样的服饰,如果再配合布艺、蕾丝、晶片等现代服材料,还能编织出各种时尚的晚会礼服、旗袍和婚纱礼服、装饰画、工艺品。

  在莘庄镇文化活动中心,政府专门出资60万元设立了莘庄钩针编结坊,作为金龙华等非遗传承人的钩针编结工作室与作品展览室,里面挂着上百件各式旗袍、婚纱、大花礼服,还有各类镂空的时尚连衣裙、套衫、百褶衣等,式样繁复,色彩缤纷。还有一套中国56个民族服饰的编结展示样品,也是金龙华耗时近一年编织出来。

  “市面上或者时尚圈流行的服饰,几乎都能用钩针编结出来,而且更有个性和特色。”金龙华自豪地和记者说,展出的这些服饰常常被人借去T台走秀,用作表演服饰,“有两位舞蹈演员借用我的两件拉丁舞套装去国外表演,两人就不舍得还我,非要花大价钱买下了。”金龙华说,编织出的这些服饰都是展示品,因为只此一件,目前并不对外销售。现在不停地改进革新的钩针编结技艺、作品吸引了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文化界人士的目光,2013年10月金龙华应邀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了文化交流,莘庄钩针编结技艺的现场展示让老外们频频竖起大拇指。

  为了更好地传承钩针编结技艺,莘庄镇文体中心特意为金龙华“物色”了几名年轻徒弟。同时,文体中心还成立了莘庄镇“家庭工艺坊”、举办老字号服饰文化展、开展钩针编结大赛、开设钩针编结技能班等。与此同时,镇文化中心与社区学校积极合作编写《莘庄钩针编结》等校本课程,开设编结课程,面向社会举办各类培训班。

  如何珍视并传承这份传统呢?张乃清强调民俗的融合。“钩针过去是人们的生计,在当时还提升了女性的地位;现在,小扎钩更多是一种美化生活的方式,一个团聚社区百姓、沟通人际关系的好途径。”

  钩针编结只凭一根钩针、一条棉线,即可编织出毛衣、连衣裙、披肩、手套等数十种花型多变、式样繁复的服饰;如果再配合布艺、蕾丝、晶片等现代服饰材料,还能编织出各种时尚的晚会礼服、旗袍和婚纱礼服、装饰画。

  到上世纪80年代最盛时,莘庄、七宝、梅陇、颛桥等地约有13万人从事钩针编结生产。如今,仅有百余人还掌握这门技艺,且大多为高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