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6-20 16:24:38 | 作者: 开云棋牌
如今回头看,长三角曾萌生许多专业市场与制造业集群。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三角萌生各类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市场,比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等,并由此带动了许多村镇“前店后厂”个体经济和乡镇企业,形成一批制造业集群的雏形。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距离浙江省嘉善县西塘景区不远,就能看到“纽扣路”的路牌。
这是西塘镇的交通主干道之一。驾车沿着纽扣路一路向北,十来分钟就能抵达一个叫作大舜的地方。这里,被称作“中国纽扣之乡”。不论衬衫还是外套,风衣还是夹克;亦不论品牌或档次,材质或款式,但凡是纽扣,就有极大可能产自大舜。作为占据了国内纽扣市场半壁江山的重要生产基地,大舜的纽扣产业高质量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年产各类纽扣700亿枚并销往世界各地。
再小的东西背后都有大生意。这一点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早有公论,纽扣之乡大舜便是一例。只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单枚利润仍以“厘”计算的小纽扣还能否做出大名堂?
李银林和纽扣打了大半生交道。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才十来岁的李银林顺理成章地去了一家纽扣作坊当学徒工。出师后,成了当地一家乡镇纽扣厂的工人。
“我家那个地方叫渔民村。听名字就知道了,那里的人以前都是在太浦河里打鱼的。河边上嘛,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贝壳。有的人不想打鱼了,就动起了这些贝壳的脑筋。”李银林和记者说,早在上世纪初,大舜就已然浮现了以天然贝壳为原材料制造纽扣的小作坊,“真要这么算的话,大舜造纽扣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咧!”
早期贝壳纽扣的制造工艺十分原始且效率低下,用李银林的话说,每一枚都是工人“踩”出来的。利用简单的物理运动结构,工人通过脚踩踏板带动皮带转轮,在原料上冲剪出纽扣的毛坯。此后,经过抛光、抠槽、打孔等一系列工序后,带有贝壳天然光泽和纹样的纽扣就制造完成了。
当年在作坊里“踩”贝壳扣的李银林并没意识到,自己和身边的人日复一日干着的这份工作,未来竟能成就一个巨大的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嘉善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农田里释放出劳动力的大舜农民纷纷利用闲置房屋办起了家庭作坊,从事纽扣加工或小规模的生产销售。
而大舜纽扣产业集群的真正形成,要部分归功于数百公里之外的温州永嘉县。伴随着“温州模式”的出现,永嘉县桥头镇开始培育服装辅料市场。桥头人斥重金从大舜“挖”走了大批纽扣工匠,正是他们最终成就了此后闻名全国的桥头纽扣市场,“桥头纽扣,嘉善师傅”一时传为佳线岁的李银林升任大舜纽扣二厂副厂长,每月工资46元。选择留守在故乡的他,看到了“嘉善师傅”们的离开,也见证了他们的回归。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嘉善提出学习“温州模式”,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当年远走温州的“嘉善师傅”纷纷带着挣来的钱回到大舜创业。此时又恰逢大舜纽扣一厂和二厂相继转制,百余家纽扣厂在大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经营者大多来自这两家厂。
忆起当年事,李银林笑称,纽扣一厂和二厂堪称大舜纽扣产业的“黄埔军校”:“我当年带出来的十几个徒弟,后来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纽扣厂。”
光有生产不够,还要有销售经营渠道。李银林说,大舜的纽扣产业,是靠一个又一个销售人员实打实跑出来的。
“那个时候哪像现在,没有网络,鲜有手机。搞销售的就是捧一本黄页,挨家挨户跑服装厂上门推销。”李银林回忆,当时的大舜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纽扣,“前店后厂”式的家庭工厂遍地开花。生活在大舜,生产在大舜,但是大舜的销售人员却是全国各地跑。此后一些外贸公司的到来,更是让大舜纽扣顺利出海,卖向全球。
如今回头看,长三角的许多专业市场与制造业集群,都有类似的开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三角萌生各类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市场,比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招商场,黄岩路桥小商品市场,江阴纺织市场,温州的服装、鞋革市场,海宁许村被面市场,湖州织里绣品市场等,并由此带动了许多村镇“前店后厂”个体经济和乡镇企业,形成一批制造业集群的雏形。
1997年,大舜纽扣产品销售量已占国内市场约30%,“中国纽扣之乡”的称号花落大舜。而就在这一年,李银林出任新成立的嘉善银螺纽扣有限公司总经理,直至今日。
位于大舜纽扣园区的银螺单位现在有职工60余人,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在大舜,已属规模较大的企业。坐在略显空荡的总经理办公室里,造了40多年纽扣的李银林坦言对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这么多年了,纽扣的价格却就没有变化。但是现在,市场的压力慢慢的变大,生产的成本也慢慢变得高。你问我有没有信心,老实说,信心不大。”
从人力“踩”,到车床“压”,再到数字控制机床的引入,在李银林看来,传统的纽扣制造在技术上早已“碰到天花板”。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薄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市场对纽扣的刚性需求固然存在,但是未来的路怎么走,却有点看不清方向。
“大钱赚不到,小钱还是有的。”李银林说,在大舜,即使是那些作坊式的纽扣企业,每年的利润也能让一个本地家庭的生活过得足够安逸。只是这份安逸背后,始终存有隐忧。
纽扣生产的染色、电镀、喷漆等工艺环节,均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而小型纽扣生产企业的不规范操作更加重了大舜面临的环保压力。2014年,大舜所属的西塘镇全面启动纽扣行业专项整治,以废水治理为主线,兼顾废气、粉尘、噪声、固废的治理,对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纽扣生产户原地整治,未覆盖范围内的纽扣生产户搬迁或关停。经此一役,大舜区域原有的1030家纽扣生产型企业被削减至636家。
这次整治行动,亦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大量“低小散”纽扣企业和不合规企业的关停清退,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大舜纽扣行业长期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和恶性价格战。然而,产业的老化依旧是高悬在大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管委会主任张激文对大舜纽扣产业的现状如是总结:“低端产能严重超过标准,高端产能严重不足。没有上市公司,没有行业龙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整个纽扣园区里600多家企业,年产值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区区19家。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一个小故事就能反映出大舜纽扣产业的尴尬处境。张激文和记者说,前些年,曾有一家外贸公司带着一张国外订单来到大舜,需求进行定制一批特殊工艺的高端纽扣。跑遍大舜的大小纽扣生产企业,竟没有一家能接下这个单子。万般无奈之下,对方败兴而归,终究是在广东找到了生产厂家。
好在意识到问题的大舜慢慢的开始了行动。2017年,西塘镇出台《西塘大舜纽扣“二次创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方面实施纽扣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倒逼企业转型;另一方面也在加快培育示范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延伸纽扣产业链。
张激文说,针对大舜纽扣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加强完善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还将有一系列大动作。不久的未来,就将逐步实施。
2014年,在上海干了7年拉链、商标等服装辅料生产的洪志猛把工厂从上海青浦迁到大舜,工厂面积从1000平方米一跃升至10000平方米。他说,离开上海固然有成本方面的考虑,但他更看重的是“纽扣之乡”背后完整的产业链:“大舜服装辅料产业高度集聚,方便借力,能让我们更深度地融入这个产业。”
旁观者清。作为“后来者”,洪志猛对于大舜有着更为冷静和客观的观察。大舜深厚的产业资源积累,确实助推了洪志猛的企业未来的发展。但是于他而言,大舜曾经的辉煌与自己无关,反倒是眼下的僵局更值得思考:“我的企业,年销售额差不多5000万元,放在上海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在大舜,至少排前五。”
指着自己身上那件POLO衫的扣子说:“这种树脂纽扣,单价一两分钱,毛利润差不多3厘。在大舜,绝大部分企业的主打产品依然是这玩意儿。”
在洪志猛看来,大舜传统的纽扣生产加工已“落后于时代”。缺少研发能力和必要的研发投入,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始终只能游走在低端市场。用洪志猛的话来说,从大舜产出的传统纽扣,很大一部分最终只能用在那些“杂牌甚至压根没有品牌的衣服上”。
洪志猛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他的品牌叫OIO,个中倒也没多少深意,当初取名时只是因为形似北京的区号“010”而已。
OIO令人联想到另一个同样由三个英文大写字母构成的简单名字:YKK。作为拉链行业的鼻祖和世界上最大的拉链制造商,YKK占据了全球拉链市场的最大份额。而洪志猛的终极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挑战这一行业巨头。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眼下自家的产品距离这个目标实在太远:“最大的差距就是‘标准’。不管是品质标准,还是生产的基本工艺标准,我们都差了一大截。”
对于这个暂时还有些遥不可及的目标,洪志猛认为加大在产品研制、技术更新乃至人才引进上的投入,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品牌化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其实不光是我们,对于大舜所有的企业,我觉得都应该走这条路。或者说,除了这条路以外,我们也没别的路可以走。”
在大舜的这些年,洪志猛的企业快速成长,成为一家集设计、开模、生产、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而OIO的产品,也已然浮现在一批知名品牌的服饰上。
9月末,OIO赴上海参加了一次服装辅料行业的大型展会,展位紧挨着YKK。洪志猛和记者说,这个展位是自己主动争取来的:“和行业巨头肩并肩唱对台戏,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吧。”
不仅是小小纽扣,长三角一批传统制造业,正努力在产业布局与科学技术创新上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信长三角一体化这盘大棋,能赋予纽扣等一系列“小产业”新的实力与活力。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在大舜这个“中国纽扣之乡”,从事纽扣行业的本地青年人并不多。谈及此事时,李银林语带无奈:“做纽扣,赚的钱都很‘零碎’,有时一个单子只能挣个千八百块钱。小青年哪里有这个耐心。”
不过,李银林自己倒是有一位事业上的继承者。他的女儿王競屏,如今正打理着一个名为“搜扣”的平台,尝试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让纽扣这个传统的行业焕发新的生命力。
对于父亲从事的工作,王競屏年少时最大的印象就是辛苦:“当时我爸已经是厂长了,但是还是经常要跑到厂里去盯生产,有时还要亲自下车间做染色、做加工。懂事了以后,才发现原来这门生意这么烦琐,赚点钱远没有想象中容易。”
王競屏说,自己几乎是本能地觉得,想要将父亲的事业继承下去。但同时,她也认识到这个在她看来“没什么科技含量”的行业,决不能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
去年正式上线的“搜扣”是一个面向纽扣行业的垂直平台,旨在以“互联网+纽扣产业”为理念,通过智能信息科学技术手段,打造综合性纽扣产业服务平台。为纽扣公司可以提供智能管理、产品检验测试、跨境销售、仓储物流、法务咨询等全方位、一站式专业服务,积极探索纽扣产业价值链整合的新模式。
王競屏和记者说,通过“搜扣”的手机端APP,用户都能够用图片识别的方式,准确地查询到同类型纽扣的产品介绍、生产商、价格类目等信息。通过平台,供需双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网上对接,从而让小批量、客制化的纽扣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更大拓展当地纽扣生产企业的市场。“简单点讲,就是让客户能够像逛淘宝一样,轻松地找到比较合适的纽扣生产厂商。”王競屏说。
对于父女两代人共同从事的这个行业未来,王競屏有自己的期待:“纽扣嘛,大家每天都要用到,所以我相信这个行业必然不会在大舜消失。但是大舜发展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向简单的代工生产说再见了。我希望有朝一日,大舜的纽扣能够有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品牌,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去引导潮流。”